中国林学会 马成福 海博
发展文冠果,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榆林市是文冠果最适宜生长的地区之一,无论是气候、土壤、海拔,还是地貌特征都与文冠果的生物学特性相吻合,是文冠果种植的黄金地带,适宜大规模种植,产业化发展。
文冠果是喜光树种。榆林市是中国日照高值区之一,在陕西省,日照时间最长,年平均日照时数2593.5~2914.4小时,东北部最高,南部最低。一年之中5~8月日照较多,12~翌年2月份较少。平均日照百分率59~66%,榆林市差异较小,一年中以降冬(12~翌年1月)最大,春夏逐月缓慢减少到夏末秋初(7~9月)最小,中秋到冬迅速增长。
榆林市气温四季明显,春温大于秋温,春季升温快而不稳定,秋季降温迅速,冬季受北方冷气团控制,气压高、天气晴朗,多高云,冬季平均气温-7.8~4.1℃,气温变化梯度大,梯度方向东南~西北。10月下旬至翌年4月上旬为大地封冻期,一般年份冻土深度1~1.2米,入春以后,气温明显回升,平均日增温0.2℃左右。但由于西伯利亚极地干冷气团仍不断南下侵袭,使得春季温度很不稳定,5月中旬局部亦可骤然降雪,到夏天受大陆气团和副热带高压西伸北抬的影响,气温高,天气炎热,各月平均气温在20℃以上,日最高气温≥30℃的日数,多年平均为22~68天。气温梯度小,梯度方向近东~西;秋季在极地气团的侵袭和稳定控制下,迅速降温,尤以10~11月最为剧烈,平均每天降温0.27℃。
榆林市境内有大小53条河流汇入黄河,均较短小,较大的河流主要是四川四河:皇甫川、清水川、孤山川、石马川、窟野河、秃尾河、佳芦河、无定河。汇入黄河的河流以黄河为侵蚀基准,流向由西北向东南(其中无定河上游流向三折),支流呈树枝状并从下游到上游增多。较大的河流下游为基岩峡谷,比降较大,支流少而短直;中游一般河谷宽阔,漫滩阶地发育,河道宽浅,较大的支流多在中游汇集。上游多发育在老谷涧上,河流深切成黄土(部分底部切入基岩)峡谷,比降大,多跌哨,流向受古地形的谷、涧走向控制,支流较多,但一般较直。
在陕西省清涧县折家坪镇桃岭山村的山坡上,屹立着一颗千年文冠果。生长海拔高度1103米的她,被誉为榆林第一文冠果。千年古树,雨润花开,让我们一起欣赏古树花开的别样美景。
陕西省清涧县折家坪镇桃岭山村
神木县的“神木”,其实就是文冠果。在神木西沟生长着一棵文冠果古树,相传已有千年高龄。这棵树状如游龙的生长态势令人动容,因其年代久远树根分叉却如同爪子一样深深扎入土中。老旧的树枝已不见新绿,只有新枝上旺盛地开满了花朵。附近还有三棵古树,但它们的年龄都不能跟这棵相比。
榆林市的水地、旱地和荒山荒坡均可种植文冠果。建议把生态林、退耕还林和精准扶贫等造林项目改种既有生态效益,又有经济效益,还有观赏价值的抗旱树种文冠果,把文冠果作为特色林果产业做大做强。
文冠果作为北方地区的乡土树种,在长期与环境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过程中,对北方地区寒冷、干旱、多风沙的环境条件已经适应。在北方的油料树种中,还没有与之媲美的树种,这是非常可贵的特征。
中国北方,尤其是西北,土地贫瘠,气候旱寒,水源稀缺,生态脆弱,宜林不宜农。文冠果是我国北方特有的生态先锋树种、优良木本油料树种、珍贵的旅游观赏植物,以及优良的木材树种、常用中药材,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抗逆(抗寒、抗旱和抗盐碱)能力,是北方水土保持及困难立地条件下,改造生态环境的优良树种。如果大量推广种植文冠果,可破解生态危机和食用油危机,促使我国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和谐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之梦做出巨大贡献。
文冠果(XanthocerassorbifaliaBge)为无患子科文冠果属(单种属),又名文官果、文登果、木瓜、崖木瓜、文登阁、长寿果等,是被子植物繁茂时期的第三纪(约6500万年前)遗留下来的我国北方特有的古老物种,“活化石”。《本草纲目》中称文冠树,又谓“文光果,天仙果”;《救荒本草》名文冠花;《广群芳谱》名文光果;《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名温旦革子、文冠木,性味“甘,平,无毒。”
文冠果蒙名僧灯(森登)毛道,藏名旃丹、旃檀,佛门弟子尊称为菩提或阿修罗菩提。森登是蒙、藏医传统的药用品种,据文献记载有三种取材,其中檀香样(檀红)森登为文冠果的茎枝。
文冠果,又名“文官果”。明代万历年间京官蒋一葵撰《长安客话》载“文官果肉旋如螺,实初成甘香,久则微苦。昔唐德宗(公元780年~805年在位)幸奉天,民献是果,遂官其人,故名。”这就是“文官果”之名的来历。
文冠果全身都是宝,具有非常高的食用价值、药用价值、观赏价值和生态价值,是树木中的国宝,园林中的奇葩。它是我国特有的优良木本油料树种,又是珍贵的旅游观赏植物,也是优良的木材树种、水土保持树种和常用保健中药材。一般植物只有一个产品,而文冠果却有许多产品,它的籽、仁、油、叶、花等是药食同源的保健产品,种壳、果壳、枝、根、树皮等是保健中药材,都属于大健康范畴,适于社会发展需求,市场前景无限广阔。
文冠果既是防风固沙的先锋生态树种,又是种植效益非常好的经济树种,市场潜力巨大,发展前景广阔,可发展成为北方最大的林果产业。它是北方旱土地造林的好项目,是农民朋友首选的经济树种,更是丘陵山区、干旱瘠薄地区乡村振兴的摇钱树。
《本草纲目》载:长寿果称“文冠树”,又谓“文光果、天仙果”:“性甘平,无毒,涸黄水与血栓。肉味如栗,益气,润五脏,安神养血生肌,久服轻健,百年不老。树枝煎熬膏药,祛风湿,强筋骨。”
现代科研证明文冠果既是抗氧化剂,又是自由基抑制剂,是古今公认的长生不老药。通过化学成分分析,发现文冠果种仁中的皂苷为三萜皂苷类物质,该物质还存在于文冠果果壳中。试验表明,三萜皂苷抗氧化能力强于VC,其中对羟自由基的清除作用大于同浓度的VC,还可以清除DPPH自由基和O2-自由基。在抗肿瘤研究中,文冠果种仁总皂苷可以抑制肝癌细胞——HepG2细胞的增殖并诱导细胞凋亡,且发现种仁总皂苷在浓度较低的情况下对正常肝细胞的损伤较小(张志宇,2017)。说明文冠果种仁总皂苷在抗氧化和治疗肝癌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王力华研究员在《文冠果的食用和药用价值》论文中介绍:文冠果油属半干性油,不饱和脂肪酸高达94%,多数为人体必需油脂(不能自身合成),易于人体吸收消化,有降胆固醇、软化血管的作用,有减少脱发和发生皮肤病的作用。文冠果有抗炎、改善心血管、抗病毒、抗癌、抗艾滋病(HIV)活性等功效;对风湿性关节炎、消肿止痛、皮肤风热症、遗尿症、老年痴呆、肝炎、中毒性肝损伤等有一定的疗效;可降低胆固醇、降血脂;对6种癌细胞(乳腺癌、前列腺癌、胃癌、肝癌、宫颈癌、白血病)有高抑制活性的作用。文冠果的种仁提取物文冠果皂苷是非常重要的改善脑功能的药物。
一般植物只有一样用处,只能做一个产品,而文冠果粗略说有很多作用和产品,细说有数百样作用和产品。文冠果最重要的东西是果子,果子里面最重要的东西是种子,种子里面最重要的东西是文冠果油,油里面最重要的东西是神经酸,神经酸是大脑黄金,是黄金的三倍价格。
文冠果神经酸
文冠果油中富含2%-5%的神经酸(Nervonic Acid),学名顺-15-二十四碳单烯酸,别名鲨油酸,是一种单不饱和脂肪酸。神经酸是各国科学家公认的世界上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能修复疏通受损大脑神经通路——神经纤维,并促进神经细胞再生的双效神奇物质。神经酸是大脑神经纤维和神经细胞的核心天然成分,被誉为大脑黄金和神经再生素,它的发现为战胜大脑和神经方面的重大疾病增添了新的锐器。神经酸的缺乏将会引起脑中风后遗症、老年痴呆、脑瘫、脑萎缩、脑梗、记忆力减退、失眠、抑郁、焦虑和精神病等脑部疾病,甚至可引起脑部衰竭死亡。但人体自身又很难生成神经酸,只能靠体外摄取来补充。神经酸对人脑健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文冠果被全球学界称为“生命之果”,已引起广大医药研究者的兴趣。
文冠果神经酸油,是给大脑加的油。神经酸能补充大脑营养,修复大脑创伤,利于婴幼儿大脑发育,可增强记忆,延缓衰老,预防和治疗老年痴呆,被科学家称为“脑黄金”。文冠果神经酸油还可以有效补脑、健脑、养脑、促进脑细胞再生、激活停止生长发育的脑细胞重新生长发育,对于中老年人、孕妇、儿童,科学家、作家、教师等脑力工作者来说,是最佳脑部保健营养品,也是广大脑萎缩、脑瘫、脑中风、脑梗阻、癫痫患者、帕金森综合症患者、糖尿病患者、高血压患者、神经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亚健康人群等最大的养生保健之福音。
来自上海的卫生机构联合几家大型医院进行的功能检测及临床实验报告证明,服用文冠果油3个月后,脑中风后遗症、老年痴呆、帕金森病、脑瘫、脑萎缩、脑外伤、记忆力减退等脑病平均显效率96.6%,有效率92.8%,在此展示出了神奇的作用。
英国Stirling大学自然科学研究院生物分子科学实验室的三位学者(Sargent JR,Coupland K,Wilson R)研究表明神经酸可以改善血液微循环,对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动脉粥样硬化等症状有明显效果,能有效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脑卒中、老年痴呆等疾病的发生。
文冠果油
文冠果种子含油率40%,种仁含油率66.8%。文冠果油是高级药、食兼用油,是植物油中的极品,品质比橄榄油和油用牡丹油都要好。文冠果油不饱和脂肪酸高达94%,易于人体吸收消化,有降胆固醇、软化血管的作用,可降低胆固醇、降血脂。2006年6月,新加坡南顺集团对文冠果油进行了化验,得出了文冠果油是新时期、新世纪绿色木本食用油,文冠果油的质量比橄榄油、茶油好的结论。
文冠果在我国属于传统的油料植物,《GB/T 22515-2008粮油名词术语》标准中就有文冠果油的定义,但一直缺乏相应的标准,因此其市场仅存在于产地。2019年,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制定了《LS/T 3265-2019文冠果油》的产品标准,对其身份进行正式确认。以后可以大量生产走向市场了。
文冠果种仁的脱脂粉含有粗脂肪和17种氨基酸以及水、醣、微量元素。河北地区妇女有用文冠果饼揉涂在乳房上的习惯,据说可以起到很好的丰胸作用。利用文冠果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皮肤渗透力强的特点,配以抗菌成分、清洁及收效功效因子、护肤成分、天然香料制作成文冠果按摩油,该按摩油有放松肌肤、清洁护理皮肤等作用。
文冠果肽
近年来,肽成了关乎人类健康的热门词。在近现代100余年里,27位科学家因为肽的有关研究获得17项诺贝尔奖。
文冠果种仁营养成分极为丰富,含有人体所需的19种氨基酸和多种微量元素及维生素,粗蛋白高达62%以上,故开发文冠果肽具有重大意义。
文冠果仁或榨油后的粕可制成文冠果肽营养品,含有1~80%可为人体直接吸收的肽,还含有亚油酸、亚麻酸、油酸、皂甙、VB, W、VE、卜素、钙、锌、铁、钾、镁和葡萄糖。
目前,从文冠果种仁蛋白中提取肽是近期的研究热点。可通过生物酶解法、化学法、发酵法制备出文冠果肽。文冠果肽不仅具有抗炎、改善心血管、增强免疫力、降血压等多种调节人体代谢和生理功能,更易消化吸收,纯度高,致敏性低,食用安全性更高。可开发成功能保健食品,适用于吸收能力差、机体营养不足的老年人和病人。既可安全快速地补充人体的蛋白营养,还可以起到辅助疾病治疗,加快人体机能的恢复。
文冠果油粕的蛋白质含量达到69.7%,是目前植物界含蛋白质最高之一。它含有十八种氨基酸,其中包括人体必需的,而本身又无法合成8种氨基酸,用该油粕加工的文冠果肽,1000单位以下微肽小分子占到65%,是一种非常优质的小分子肽。对于身体虚弱、大病初愈、身心疲惫、食欲不振、进食困难者是最佳选择应用品。
文冠果的果壳
文冠果壳中主要含有黄酮、皂苷、香豆素、甾醇、脂肪酸等物质,其中黄酮具有抗氧化、抗炎、抗病毒和保护心血管系统等作用;皂苷具有抗氧化、抗肿瘤、减肥、美容、改善记忆能力等作用。文冠果果壳可以生产预防治疗老年痴呆症的药物,生产治疗泌尿系统疾病,如小孩尿床、大人尿频尿滴,男性前列腺肥大、炎症等药品的原料,还可以生产减肥和抗肝癌的药品。果壳还可以制活性炭,提取糠醛,提取褐色素。天然色素是食品工业的重要原料。
文冠果的鲜果、种仁和饼粕
文冠果嫩果皮色翠绿,种仁清亮,味道甘美,风味十分特别,是特殊的保健水果,其种仁也适合加工制作高档菜肴,凉拌、煎炒都可制出具有独特风味的菜品。
文冠果除榨油外,即可炒食,又可当作鲜果直接上市,还可以作为罐藏原料大规模加工,升值途径多,潜力大。种仁是优良食品,味如栗,益气,润五脏、安神,养血生肌,久服轻健。嫩仁色白味美,香气袭人,小孩最喜欢采其鲜果取食种仁。将这种种仁加工为罐藏食品,具有色白味美、清香宜人、滑爽可口的特点。文冠果嫩仁也适合加工制作高档菜肴,凉拌、煎炒都可做出具有独特风味的菜品。
成熟的文冠果种仁可加工蛋白饮料,风味独特,营养丰富。
文冠果榨油后的饼粕富含蛋白质,含高级食用蛋白和多种营养物质,可提取水解蛋白、氨基酸,生产蛋白食品、蛋白饮料,也可用于生产优质饲用蛋白喂养高经济价值的畜、禽动物。难能可贵的是,文冠果蛋白提取的氨基酸是全价氨基酸,这在一般的谷物里是很少见的。“文冠果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和消化吸收率高于大豆蛋白和葵花蛋白,接近于酪蛋白(王力华,全国文冠果研讨会上的论文,2006年9月)”。马成福提议把饼粕制作植物奶,引领植物奶新风尚。
文冠果枝、叶和花的价值
文冠果的木材、枝叶,“性甘、平,无毒,主治风湿性关节炎”。其用法为:“春夏采茎干,去外皮晒干。取木材或鲜枝叶熬膏。木材1~2钱水煎服,每日3次;或每次服膏1钱。亦可涂患处。”(《中药大词典》,上海科技出版社,496页)。陕西省志丹县特种作物研究所与当地中医合作,从文冠果活体树干中直接抽提树液,用于治疗风湿病,收到很好效果。
文冠果药食同源保健品,叶和花都是风味独特的菜品,叶子春时味甜质脆,用开水淖上做菜吃;夏时微苦,也可用开水淖上做菜吃,有清热解暑作用;花味甘甜,用开水淖上做菜食用。
文冠果的叶片作为茶叶应用,可以利尿、去风湿,降血压。也可生产口服“风湿灵”或提取浓缩生产“风湿贴膏”。文冠果叶片含蛋白质19.18%~23%,其含量高于红茶,咖啡.因含量接近花茶,且具有消脂功效,当茶饮用可以起到利尿、止血、去风湿、降低胆固醇等作用,可生产减肥茶等减肥饮品。
文冠果叶中含蛋白19.8%-23.0%,其中含有16种氨基酸,赖氨酸35ml/kg。据有关报导,文冠果叶中还含有10种活性化学成份,含有12种微量元素,并含有杨梅树皮苷5.53%。这种苷具有显著的杀菌、稳定毛细管、止血、降胆固醇的作用,所以以文冠果叶浸提液为基料,配以糖、酸等其他辅料加工而成的凉茶饲料,作为一种健康饲料对人体的健康是十分有益的。
经国家茶叶质量检测中心测定:文冠果的叶中含有16种氨基酸和文冠果皂苷、植物甾醇等10余种生物活性物质,还含有大量的黄酮类和香豆素类化合物,不但可抑制血小板的凝聚,有效防止斑块的形成、改善血管弹性、改善胰岛素的敏感性,从而可以有效降低血压、血脂、血糖,还具有强大的抗氧化性,可消除自由基、延缓衰老。含有未经破坏的叶绿素,可抗溃疡、排除体内药物残渣,可有效清除血液中的有毒重金属,可降低四高(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高尿酸)。
文冠果养生茶被广大消费者称为“失眠救星”“痛风克星”和“三高吉星”“减肥福星”。它具有消食、消脂,减少体内脂肪堆积、保护心脑血管等功效,可增强人体免疫功能,长期饮用可以起到利尿、止血、减肥、去风湿、治痛风、降血压、降血脂、降低血糖、降低胆固醇,以及抗氧化、抗衰老、保健美容、安神养血生肌等养生功效。
文冠果花期较长,花朵芳香,含蜜量大,有丰富的还原糖,既高洁清新,又能宜人引蜂,是北方早春的优质蜜源植物,可发展养蜂,生产特种蜂蜜,同时还可提高种子产量。文冠果开花量大,花器营养价值高,可以作为花卉食品开发利用,如开发文冠果花茶、文冠果鲜花饼等特色食品。文冠果花具有浓郁的芳香气味,有美容作用,可制作新型的日化和食用香精,也可添加于茶叶中饮用。
花萼中含有岑皮苷具有解热、安眠、抗痉等作用。文冠果皂苷的结构类型属齐敦果烷型(OTS)三萜皂苷,从构效关系上看具有较强的抗癌活性。目前用于治疗艾滋病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抑制HIV逆转录酶的活性;另一种是抑制HIV蛋白酶(HIV-1PR)活性。而Ma等人在文冠果的提取物中分离到2个新化合物和另外11个已知的化合物,研究了其化学成分并分离到抗HIV-1PR活性部位。发现化合物2是第一个具明显抑制HIVPR活性的甘遂烷型三萜类化合物。因此,文冠果花有望研制出治疗艾滋病的新药。
文冠果的木材
文冠果木材是高级木料,其稀有、名贵、时尚的价值可等价于檀木、红木、银杏、水杉等名木,其观赏性极具特色。文冠果木材坚硬质密,色泽棕褐,纹理美观,可制作高档家具及农具。文冠果木材、根材是上好的雕刻材料。
在延安、甘肃陇东,农村老人认为文冠果木对身体健康有利,常用于修制烟袋锅。在农村,常以文冠果木为原料,雕刻成小老虎、小狮子或小碾子,用于拴小孩。迷信的观点认为,具有避邪气、驱鬼怪的功能。小孩头疼脑热,他们会将小老虎用水煮,取少许汤给小儿服用,这可能与文冠果的药用价值有关。
古代,在文冠果资源丰富的地方,群众都把文冠果木视为可以辟邪的神木。《杨家将》戏文中的“降龙木”就是文冠果。杨六郎欲破天门阵,因需穆柯寨之“降龙木”,杨宗保前去索要,后与寨主之女穆桂英相爱成婚。杨六郎得知大怒,欲斩之,穆桂英来献“降龙木”,助破天门阵,宗保始赦。给穆桂英牵马坠镫的仆人就叫“木瓜”。
文冠果的旅游价值
文冠果是高雅的观赏植物,树质坚硬,纹理美观,具有很大的综合开发潜力。株形优美,花色艳丽,香气溢人,花期长达一个月,作为庭院观赏植物,大中型盆景植物,具有瘦、拙、艳、香的特点,且可人工控制树型,创造各种奇景,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春天,满树鲜花与秀丽的绿叶相映成趣,花朵由基部到顶端渐次开放,有的含苞待放,有的绚丽夺目。且有秀丽光洁的绿叶与之相衬映,是很好的切花品种。花瓣粉白色,基部初为鹅黄色,以后逐渐转变为紫红色。飘柔的花序,白里泛黄、黄中透红、红里发紫的花冠在春风中摇曳。文冠果的叶色深绿,叶背灰白,为羽状复叶。一阵轻风吹过,树叶随风起舞,交替呈现出深绿、灰白的颜色,生命的动态美会引发您的遐想和憧憬。
文冠果被老百姓称为一次投入、千年受益的“铁杆庄稼”。文冠果结实早、产量高、效益好,种植次年即可挂果。目前,高产文冠果旱地造林密度一般采用2米×3米株行距即亩栽110棵,三年后即使每棵树产籽1公斤,亩产也能达到110公斤;五年后即使每棵树产籽2公斤,亩产也能达到220公斤;十年后即使每棵树产籽5公斤,亩产也可达到550公斤,按每公斤籽20元计算,亩产值达11000元。亩产叶子500公斤,按每公斤20元计算,亩产值达1万元。仅籽和叶的每产值就在2.2万元。
文冠果还有其他产品,加工附加值更高。果壳略少于籽种,每亩按1000公斤计算,按王力华报道壳苷收率0.35%计算,得壳苷350公斤,将之干燥,扣除水分15%得干渣297.5公斤。壳苷作为生产治疗老年痴呆症的原料药,目前尚无参照价格,若以50元/公斤估算,产值为14875元。
按20%的出油率计算,每亩地可产文冠果油220公斤,目前市场400元/公斤,每亩地产油价值88000元。籽种里面有40%的油渣即440公斤,如果在榨油过程中蛋白质未被破坏,此时渣中蛋白含量应在50%,产量为220公斤。渣蛋白作为蛋白口服液原料或作为食品蛋白添加剂,目前也没有参考价格,若以100元/公斤计算,产值为2.2万元。如果壳苷和油渣不以原料出售,而是生产终端产品,其产值可以数倍增长。
文冠果最高端的产品是神经酸。西北文冠果基地生产的文冠果油含有3.5%的神经酸,能补充大脑营养,修复大脑创伤,利于婴幼儿大脑发育,可增强记忆,延缓衰老,预防和治疗老年痴呆,被科学家称为“脑黄金”。神经酸的价格非常昂贵,能达到黄金的3倍。1克黄金按600元计算,1斤(500克)文冠果油含神经酸17.5克,价值31500元,而现在仅售200元,真可谓物美价廉。如果能把文冠果油里的神经酸提炼出来,将产生更加巨大的经济价值。
综上所述,如果种植100万亩文冠果,规模效益将会体现,将会出现产销两旺的势头,社会综合产值将达到1000亿元。
发展文冠果,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党和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文冠果产业发展的政策文件:
《国家林业局关于印发文冠果原料林可持续培育指南和山桐子原料林可持续培育指南的通知》2014年4月1日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木本油料产业发展的意见》2014年12月26日
《国家林业局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木本油料产业发展的意见>通知》
《国家林业局关于加快特色经济林产业发展的意见》2014年11月13日
《关于整合和统筹资金支持贫困地区油茶核桃等木本油料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2015年11月24日
《关于扩大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规模的通知》2015年12月31日
《国家林业局关于加快培育新型林业经营主体的指导意见》2017年7月18日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关于促进林草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2019年2月14日。
2020-2022年,文冠果产业在国家政策方面获得巨大的动能,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2020年3月6日,民建中央《关于加快木本粮油产业发展的提案》因地制宜地建设一批以油茶、文冠果、等为主的名、特、优木本粮油产业基地,对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农民增收、改善生态和缓解我国粮油供需矛盾发挥积极作用。
2020年4月16 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世行中心(速丰办)关 于印发《国家储备林树种目录》(2019 年版)的通知 林丰管字〔2020〕 4 号,文冠果纳入国家储备林 A 类树种。
2020年5月26日,全国两会《发展木本油料弥补大豆油缺口》全国人大代表、辽宁省营口市农业农村综合发展服务中心高 级农艺师韩秋香向记者讲述了提出支持文冠果等木本油料发展的原因。
2020年6月2日,财政部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关于印发《林业改革发展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财资环(2020)36 号:第八条 国土绿化支出用于林木良种培育、造林、森林抚育,规模化防沙治沙试 点,沙化土地封禁保护补偿以及油茶、油用牡丹、文冠果等木本油料营造。
2020年8月5日,山东省绿化委员会办公室《山东国土绿化优良树种推荐名录》,文冠果名列其中。
2020年9月30号,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批准文冠果油进入新食品原料终止审查目录,按照普通食品管理。
2020年11月2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林草局、科技部、财政部、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人民银行、市场监管总局、银保监会、证监会《关于科学利用林地资源促进木本粮油和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发改农经﹝2020﹞1753 号:在北方干旱区适当发展长柄扁桃、文冠果等树种,在西北等沙化土地区推广沙枣、沙棘等沙生木本粮油树种,在中原地区统筹推动油用牡丹种植,在适宜地区积极推广山桐子、元宝枫、银杏、香榧、果用红松、澳洲坚果等特色木本粮油树种。
2020年12月10日,国家林草局"关于将文冠果等木本油料纳入粮油补贴范畴的建议"复文(2020 年第 1815 号)进一步明确支持文冠果在内的木本油料产业发展。
2021年12月27日,全国农业农村厅局长会议提出,要攻坚克难扩种大豆油料,同时抓好油菜、花生等油料生产,多油并举、多措并施扩面积、提产量。
在2021年的粮食总产量中,玉米占比接近40%,大豆占比仅有2.4%。而大豆由于长期产不足需,对外依存度高,进口已经成为常态,净进口已有26年历史。大豆进口量也从1995年的100万吨增长到2020年的突破1亿吨,25年时间增加了100倍。目前,中国大豆进口量占全球大豆贸易总量的60%。以2020年为例,大豆进口依存度达到83.7%。本次中央提出“扩种大豆和油料生产”的背后,其实是中国食用油对外依存度大。在中国的植物油消费中,豆油占50%,其次分别是棕榈油、菜油、花生油、棉油、葵花子油、玉米胚芽油等。然而,它们的对外依存度却截然不同。
布瑞克·农产品集购网研究总监林国发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由于压榨大豆为进口转基因大豆,豆油进口依赖超过90%,再加上菜籽也大量进口,综合起来,国内油脂对外依存度接近80%。除了棕榈油,中国的油料及油脂主要从南美和东欧进口,进口来源集中度高。适当降低进口依赖度,提升国内自给率,有利于保证油料供应按照。
他说,作为油脂蛋白原料,国内非转基因大豆主要用于居民各种日常消费和食品工业生产。保证国产非转基因大豆生产,能很好满足居民消费。从油料角度来看,提高菜籽和花生、葵花子的产量,可以有效降低油脂进口依存度。同时,合理降低饲料的粗蛋白含量,有利于降低油料及蛋白进口需求,从而降低国内油料进口依存度。然而,从耕地角度,按照当前国内畜牧养殖和食品加工及居民油脂消费,国内耕地种植油料难满足油脂和饲料蛋白需求。
2022年1月18日,国家林草局《关于印发全国沙产业发 展指南》的通知:推进文冠果等沙生 植物资源产业化开发;油料植物重点培育品种包括:文冠果等。
2022全国两会期间,记者就相关问题专访了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张建龙:木本油料是森林为人类提供食物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形势为文冠果等木本粮油的健康发展带来了新机遇。新阶段、新形势、新机遇,将为木本油料产业带来一系列政策、 资金、科技、市场等要素的聚集,推动木本油料产业迎来新一轮蓬勃发展期。
2022年3月15号发布《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关于科学开展2022年国土绿化工作的通知》林生发〔2022〕17 号;大力发展油茶、核桃、文冠果等木本油料产业,合理安排种植面积,加大品种改良、低产林改造,提 高木本油料供给能力。
2022年3月21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政府网和《中国绿色时报》发文《践行大食物观推进经济林产业高质量发展》:我国有200多种木本油料树种,如油茶、文冠果等。而且,木本油脂营养丰富品质更优,充分利用我国大面积的荒山荒地 发展木本油料大有可为。
2022年4月,白银日报《平川区打造二十万亩文冠果基地》:平川区按照"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思路,积极培育特色优势产业,持续推进国土绿化,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结合,计划投资162.8亿元,重点打造20万亩文冠果种植基地助力乡村振兴。
2022年5月,《河北保定:推进木本油料产业高质量发展 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区》:保定市印发《创建国家木本油料产业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示范区实施意见》,按照"一年示范引领,两年整体布局,五年实现百万亩规模种植、三产融合发展"的思路,通过市场化推进、集群化发展,全业态开发文冠果产业的经济、生态、医药、医美、文旅价值。把保定打造成为国内首批百万亩规模种植基地,国内一流的文冠果良种良法输出中心、高端产品精深研发加工中心和文旅康养会展中心,创建年产值千亿级的国家木本油料产业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示范区。2022年完成示范和试验种植1万亩,2023-2026年分别种植5万亩、20万亩、35万亩、40万亩。
2022年8月15日,白银市发布《关于推进文冠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内蒙赤峰发布《赤峰市文冠果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规划新建文冠果100万亩。新疆全域绿化面积,提高5个百分点,节水抗旱的文冠果成为全疆生态经济林的首选,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马成福分析认为,进口1亿吨大豆若是换成中国自种,要消耗8亿亩土地,而中国的农业耕地红线是18亿亩,拿出这些土地种大豆是不可能的。我国食用油缺口大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依靠种植草本油料,90%以上的食用油是从油菜籽、花生、大豆等油料中榨取的,而草本油料亩产量低,抗灾能力弱,产量不稳,经济效益差,从而影响了农民的种植积极性。目前,我国人多地少的矛盾日益突出,大力发展文冠果等木本油料,不仅可以改变我国食用植物油主要依赖进口的局面,满足人民群众的消费需求,而且还能够腾出更多的耕地种植粮食,有效维护国家粮油安全。
文冠果是个古老的树种,却还是一个新兴的产业。文冠果的历史非常悠久,恐龙是非常古老的生物,约1亿4千万年前有了恐龙,恐龙灭绝前即6500万年前有了文冠果,距今800万年前有了国宝大熊猫,恐龙灭绝6000万年后才有了原始人。然而直至目前,文冠果还不是一个成熟的产业,依然是一个正在开发中的懵懂产业。
《长安客话》载:“文官果肉旋如螺,实初成甘香,久则微苦。昔唐德宗(公元780-805年在位)幸奉天,民献是果,遂官其人,故名。”自此以后文冠果就成了朝廷供果,成了人人都抢着种植的香饽饽。算算距今也有1200多年的人工栽培历史了,想想这么好的产业,为什么几起几落始终发展不起来呢?这肯定是有特殊原因的。
文冠果全身都是宝,其产业为什么发展不起来,主要就是因为文冠果存在移栽成活难和“千花一果”即低产等难题。移栽成活难是技术问题,这个难题不突破,就无法大规模产业化发展;“千花一果”是产量问题也就是经济问题,这个难题不突破,就没有经济效益就没有产业化发展的动力。
文冠果寿命长达2000年,千年的古树还能开花结果。民间相传,文冠果是神树,最早是由僧人引种的。她是北方寺庙的专有树种,素有“南有菩提树,北有文冠果”之称。在藏、蒙佛教界,把文冠果树视为神树,把文冠果油称作神油。她被用来敬佛和点长明灯,能让高僧活佛健康长寿。
老百姓都说:“文冠果是神树,只有菩萨才能种活!”马成福也信奉佛教,他的人生理念是“心怀善念,佛慈天下!”他走遍全国考察文冠果资源,还没有发现成片的百年以上古树,最多的是鄂尔多斯西召有13棵,其他地方都是一两棵而已。想想古人种树不可能只种一棵两棵,为什么没有成片的文冠果古树呢?而且这些稀罕的古树栽种者都是高僧大德之人。
马成福语重心长地说:“我们一定要敬畏生命,伟大的生命更不会逆来顺受!文冠果生命之伟大主要表现在它的顽强和长寿。文冠果全身都是宝,为什么千百年来没有发展起来,就是我们没有敬畏她的生命,没有认真研究她的生命特征,我们梦想像驯服其他生物一样驯服她,结果她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最后失败的还是人类。”
马成福最欣赏北宋大家张载的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他相信滴水穿石的哲理,相信只要功夫深铁杵也能磨成针的人生道理,坚定了让西北绿起来,让农民富起来,让文冠果产业发展起来的信念。
《文冠果生物学》载:文冠果根脆嫩,易伤、易折、易失水干枯,因此不仅掘苗时要小心剥离土层以避免伤根,运到林地不能及时栽植时应立即假植,需长途运输时要精心包装,运到林地不能及时栽植时,应再次假植,严防旱风吹袭和暴晒干枯。即使是假植苗木,也应尽快定植。据内蒙古农业大学2008-2009年两年春季在鄂尔多斯的试验,苗木多假植一天,造成成活率下降3%-5%;没有假植任意堆放的苗木,多堆放一天,造成成活率下降20%-30%;堆放3天的苗木即失去了利用的价值。
上帝的密码:任何生物生存密度太大,就会自然出现病毒,导致大量生物感染死亡,甚至会出现灭顶之灾。西北文冠果基地为了保证种苗质量,每亩地仅育4000棵左右,相当于农民亩育苗的1/10,这样的苗子健康不带病菌,移栽成活率高。他们又从文冠果的“深根性”和“肉质根”这两个种苗的重要特性入手,利用控水育苗、药水泡根、泥浆蘸根和塑料包根等措施,解决了移栽成活难题。还把移栽时间从2天延长到了20多天,把移栽成活率从30%提高到了95%,彻底突破了文冠果移栽成活难关。这样就便于文冠果苗木长途运输和大规模造林工程。
小时候,马成福与爸爸去播种胡麻(即亚麻),他为了方便就把两小半袋种子装到了一起。爸爸很生气,因为一袋种子是红胡麻,一袋种子是白胡麻,两种植株高低不齐,开花颜色不一样,产量也不一样,这怎么办?当时家里穷,没有能力买新种子,爸爸只好马马虎虎地种下去了。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第一年两种胡麻很明显,三年后都变成了红胡麻,产量也提高了。有一年,全村胡麻生症大量死亡颗粒无收,只有他家的安然无恙还高产,家家户户都跑到他家来换种子。自此以后,他的心里就埋下了粮油品种杂交可以提高质量和产量的经验和想法。
西北文冠果基地自2000年开始,就从全国56个地方购买了文冠果种子进行杂交育苗,发现哪一棵挂果早、挂果多就采下来,进行第二代育苗,一直进行了12代共25年时间,才培育出了高产文冠果种苗,从而为文冠果的产业化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由此,西北文冠果基地被315授予全国重质量守信用联盟单位,被甘肃省农牧厅评为甘肃省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
芸芸众生皆为利来,皆为利往。农民每亩育苗3-4万棵,即使每棵苗买几角钱,也能买到上万元也是暴利。甘肃某县每年培育文冠果苗木数千亩,他们只顾挣钱不顾苗子死活,移栽出去的苗子大多数死亡了,导致文冠果产业多年发展不起来。而西北文冠果基地每亩地只育4000棵左右,第二年第三年还要逐年减少亩育数量,如果也买几角钱,就会亏损无法干下去。因此西北文冠果基地的苗价就比市场上其他人的高一些,却得不到客户的理解。有关部门每年都让他们报价,却从来不用他们的种苗,因为他们的种苗质优价高没有利润空间。如果马成福愿意同流合污,也像其他农民一样每亩地培育3-4万棵苗木,以他在文冠果行业的知名度早就发财了。众人皆醉他独醒,他坚定地说“不能为了挣钱就昧了良心败坏了文冠果大产业。”他为了理想和信念始终坚守自己的育苗质量规则,就受到有关部门和苗木同行的打击和排斥,因为他的存在就是对他们的严重威胁。
马成福的座右铭是诗人屈原的那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他非常纳闷,大家是真的不清楚,还是假装糊涂,居然在文冠果种苗上整体失智。种小麦、玉米和水稻等庄稼的常识,大家都清楚要到种子公司去购买种子,谁都不会傻到农民家里去购买五谷粮食。但种植文冠果大家都糊涂了都忘记常识了,都傻着到农民家里去购买种子和苗子。结果是花钱买来的种子育不出苗子,栽上的苗子活不了,即使免费种活了一些又低产没有经济效益,白白浪费了几年功夫,赔了夫人又折兵,落得个人财两空。往往个人是这样,公司也是这样,政府采购还是这样,数年来尤其是数亿至百亿的大项目都闻风而倒,致使文冠果产业发展一波三折步履维艰。
现在这个世道,劣币驱逐良币,奸臣陷害忠良。往往大项目都需要招投标,招投标的程序太专业太复杂了,尤其需要写一本厚厚的标书,比育苗难度大多了,育苗人做起来太困难了。外面看起来很正统,实际上都是暗箱操作,中标人早就内定了,其他人都是陪绑的,与其白白花费半年时间去投标却中不了标,还不如把时间都花在育苗上,因此就形成了一个怪现象,招投标的人不育苗,育苗的人不招投标。中标人拿到项目,他们有门路有靠山,自然就会寻找最便宜的苗子去充数,如果选择质优价高的苗子就没有利润可赚,因此他们自然就会去选择质量差价格便宜而利润丰厚的苗子,但却使正在起步的文冠果产业雪上加霜。
马成福原来是一位关注生态的报告文学作家,2000年由于写作《流血的石羊河》,与抗旱节水的文冠果一见钟情,从此矢志不渝研发文冠果25年。他创办了西北文冠果基地,破解了文冠果移栽成活难和“千花一果”等难题,经过杂交选育培育出了高产文冠果新品种。他是中国林学会高级会员、中国治沙暨沙业学会会员,入选全国木本油料“一线工匠”人才库,入选中国农业科技下乡专家团四川工作站乡土专家成员(西部),被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及甘肃省职称改革办公室破格评审为农民技师中级职称,被聘请为宁夏文冠果总顾问和固原市产业技术创新研究院特聘专家等,还被业界称为“文冠果杂交之父”和“文冠果产业的拓荒者”。原来兰州市只有一棵300年的文冠果,他带领西北文冠果基地员工在兰州新区种活一棵树比养活一个娃娃还难的荒山上种植了50万棵文冠果;原来白银市只有一棵300年的文冠果,他支持白银市干旱山区农民发展了50多万亩文冠果,他每年大量回收农民的文冠果籽种榨油,回收文冠果叶子制茶,为当地农民脱贫致富和文冠果产业的发展付出了不懈的努力。他不畏艰难,开拓创新,以实践科研和宣传推广为一体,带领干旱山区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把鲜为人知的文冠果,干成了利国利民的新兴产业,被评为“新农村建设带头人”。历经25年的不懈努力和奋斗,他们培育的文冠果种苗,已经走出了甘肃,引种到了西北、东北、华北,引种到了四川、江苏、湖北、江西等南方地区,还在寸草不生的戈壁和沙漠试种成功,其高产文冠果正在神州大地处处开花结果。

西北文冠果基地的奋斗目标是:发展文冠果,美化北国大地,带领广大干旱山区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解决食用油危机,健康炎黄子孙,造福中华民族!发展文冠果产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中国梦。
文冠果象征着中华民族坚忍不拔的意志和自强不息的精神。她历经灾难却坚强不屈、欣欣向荣,凝聚着中华民族的顽强拼搏的精神和文化。她是美化北国大地的希望,她是乡村振兴的力量,她是解决食用油危机的源泉,她是健康炎黄子孙的母乳,她是造福中华民族的神树,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宝。